游客
题文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资料:海滩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 3

(1)为节约资源,试剂X常用海滩贝壳为原料制得,则试剂X为      (填化学式);

(2)操作Y的名称为        

(3)在熔融状态下的MgCl 2,通电后会生成镁与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镁常用作合金,一般地合金相对于纯金属,具有的优良特性有     (填序号)。

A.硬度小

B.熔点高

C.抗腐蚀性强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浓硫酸滴加到氯化钠固体中并小心的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发现有白雾,经查资料了解到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兴趣小组对产生的氯化氢(HCl)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了相关探究。

[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拓展应用]

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NaOH溶液5mL;倒转饮料瓶,轻轻震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

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50mL待测液置于装置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④打开开关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0.394g。

资料:

①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是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D的目的是  

(3)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  

(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  g/L.(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一种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B的化学式为  ,D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实际应用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要关注物质的性质以及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现有A、B、C三种物质,它们可能是O2、Fe、H2O、H2O2、CaO、Fe2O3、HCl、NaOH、Ca(OH)2、Na2CO3中的一种.

(1)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分解能产生A和C.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C的化学式是  ;请写出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属于酸、碱和盐,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

①若均无明显现象,则A、B、C分别是  (填化学式).

②若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金属材料在 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①高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

①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填化学式)。

(3)某同学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如图3的几个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