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制取时将A中的药品混合).
(1)制取并收集不同气体,填写如表空白.
固体M |
溶液N |
制取的气体 |
收集装置(填字母) |
大理石 |
CO2 |
||
锌粒 |
稀硫酸 |
B或 |
|
O2 |
或C |
(2)收集干燥的CO2还需要用装置E,E中盛装的试剂为 .
(3)用上述装置A制取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覆铜板是制作印刷线路板的基本材料。覆铜板中的金属Sn占2﹣10%,Cu占90﹣98%.简易工艺流程如图:
(1)将废旧镀锡覆铜板粉碎后,通过步骤②可将其分离为有机树脂材料(固体)和铜锡粉。根据化学常识回答,此工艺利用的是 的性质(填字母代号)。
a.溶解性不同
b.密度不同
c.沸点不同
(2)步骤④中涉及的分离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3)通过步骤⑤和⑥所得洗涤液的pH 7(填“>”、“<”、“=”)。
(4)设计步骤⑦的主要目的是 。
(5)步骤⑨中涉及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
读取图片信息后回答:
(1)此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多少? 。
(2)结合化学常识,谈谈你对标签中"密闭,避光保存"和"易燃,应远离火源"的理解 。
为了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95.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
物质 |
NaOH溶液 |
NaCl溶液 |
K2CO3溶液 |
Ba(NO3)2溶液 |
能否反应 |
能 |
不能 |
能 |
能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气泡 |
产生白色沉淀 |
(1)判断NaOH溶液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 生成。
[提出问题]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向少量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分组实验:
组号 |
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 |
用pH试纸测定实验前后溶液的pH |
pH由1变至9 |
能反应 |
2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NO3)2溶液 |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不能反应 |
3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K2CO3溶液 |
能反应 |
(2)若开始时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得的稀硫酸的pH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你判断第2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4)第3小组的实验现象为 。
[实验结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再向其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提升]稀硫酸与NaCl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写出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以及下列仪器:
(1)请写出标号⑦的仪器名称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O2,你选择的药品是 ,不需要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