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 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填序号)。

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试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 2CO 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 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 2溶液产生沉淀)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加入CaCl 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3g

m

8g

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   g。

(2)40g该食用碱与足量CaCl 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g。

(3)该食用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为C 4H 6O 5请计算:

(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最简整数比)

(3)13.4g苹果酸中含C元素质量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基麦芽酚(C7H8Ox)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理想食品添加剂,是烟草、食品、饮料、香精等良好的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请计算:

(1)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则x的数值为  

(2)乙基麦芽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2SO4、Na2CO3、CuSO4、NaOH,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用玻璃棒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

步骤二: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溶液变红。

步骤三: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请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  ,可能含有  

(2)请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溶液中显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I:Na2CO3 猜想Ⅱ:NaOH 猜想Ⅲ:  

[查阅资料]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取步骤一中的无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后,再向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  

[得出结论](3)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