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
若 |
稀盐酸过量 |
若没有明显现象 |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 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填序号)。
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试液
胃酸过多的病人,通常需每天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9片,能消耗胃酸中的氯化氢2.19g.某病人有胃溃疡症状,这种药物会加剧胃部疼痛.医生建议改用含氢氧化铝(其他成分不与胃酸反应)的胃舒平,药物标签如图.请计算中和相同质量的胃酸,每天需要服用胃舒平多少片?
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
试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
如果 |
则盐酸过量 |
如果 |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试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如图是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中能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且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是 ;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二 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龙和他的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1)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白色沉淀明显增加,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分析】A实验结束后,反应物中一定有剩余的是 (填化学式).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猜想】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 2CO 3;
小滨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 2;
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 2、HCl;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你认为 的猜想一定不合理,请说出理由 .
【实验】若要验证小明的猜想,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想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
小明的猜想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