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物质
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请在表中□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
(2)Mg、Sn、Pt、Au四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 种。
(3)Cu能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Ag,请说明理由: 。
合理利用资源
(1)工业上用含氧化铁480t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 t。
(2)化学小组通过实验将生锈铁钉回收处理。
[铁钉处理]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原理 |
保存方法 |
a.向盛有生锈铁钉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浸没铁钉 |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铁锈脱落 |
请写出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
b.取出铁钉,洗涤、干燥,妥善保管 |
铁钉呈现银白色 |
(3)小组同学提出,烧杯中的废液也可以回收处理。
[废液处理]
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获知:
a.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FeCl2+2NaOH=Fe(OH)2↓+2NaCl
c.4Fe(OH)2+O2+2H2O=4Fe(OH)3
d.不溶性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实验流程:
①悬浊液A静置一天的原因是 。
②操作I是 。
③写出固体C转化为铁红的化学方程式 。
促进科技发展
化学学科在合成药物等方面发挥若巨大作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合成药物,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化学式为C9H8O4,相对分子质量是 。
(2)抗生素
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能治疗肺炎和外伤感染等。青霉素中用得较多的是青霉素钠,化学式为C16H17O4N2SNa,其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
(3)抗酸药
抗酸药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抗酸药的种类很多,通常含有一种或几种化学物质,如NaHCO3、MgCO3、Mg(OH)2等。请写出其中一个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市售的某些银首饰是银、锌合金。小庆同学取该合金样品20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该合金中锌的质量(精确到0.1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小洋同学看到妈妈在厨房拿食用碱水浸泡紫甘蓝时,紫甘蓝叶片边缘处变绿,感到很好奇。回到学校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加到下列等体积、等浓度的五种溶液中,紫甘蓝汁显示的颜色如表:
物质 |
①稀HCl |
②NaCl |
③NaHCO3 |
④Na2CO3 |
⑤NaOH |
颜色 |
红色 |
蓝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查阅资料]
pH |
<7 |
7 |
7.5﹣9 |
10﹣11.9 |
12﹣14 |
颜色 |
红色 |
蓝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提高认识](1)紫甘蓝汁能作酸碱指示剂;
(2)上述五种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实验探究]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老师提议在用稀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应选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但小洋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忘加了指示剂,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问题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三:NaCl,
猜想二:NaCl,NaOH 猜想四:NaCl,NaOH,HCl
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
[设计实验]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方案一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石蕊溶液变红 |
猜想三成立 |
方案二 (写一种) |
。 |
。 |
|
方案三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讨论交流]上述方案三不可行,原因是 。
[拓展应用]人体胃酸过多时可用 治疗。(化学式)(写一种)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3)装置C与D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某NaCl样品中只含有杂质CaCl2,为测定样品中CaCl2质量分数,取样品20g完全溶解于水中,并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g。计算样品中CaCl2的质量分数。
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也可能呈 。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
|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
[继续验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
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
溶液呈 |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 |
溶液呈 |
|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加入少量 |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 |
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 |
溶液呈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