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完成相应气体的制取。
【资料】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以下两个反应均可产生氨气:
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H2O+CO2↑+NH3↑
②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共热: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解决问题】
(1)实验室若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其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字母代号),在用D装置收集氨气时可在a端放置一团蘸有酚酞试液的湿棉花,以便 。在选择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时,选用反应②而不选用反应①的理由是 。
(2)上述装置中X仪器的名称为 ,请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是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装置A和 (从C~E中选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4)将装置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m”或“n”)导管口进入。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 。
(2)图2实验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
(3)图3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固体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纸袋内的物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块状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固体有 、 中的一种或两种。你认为还可能有 。
【实验验证】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试管外壁 ,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
样品中一定含有 |
实验2 |
将实验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 气体。 |
滤液变浑浊 |
样品中一定含有 |
实验3 |
取少量实验2中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
样品中含有你猜想的物质 |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 ,样品中不一定含有 。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拓展应用】(1)若证明实验2滤液中 的存在,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A.稀硝酸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2)实验室中,易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反应的药品更要 保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 。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探究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填“a”或“b”)中的液体变红。
(2)B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呈均匀的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 。
(3)C实验:Ⅰ中的蜡烛很快熄灭,Ⅱ中的蜡烛正常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4)D实验: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