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A.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极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对鬼神敬而远之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领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
C.宋明理学对儒学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经世致用思潮出现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人文主义的萌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