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 ,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浮生:取自《庄子•刻意》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殷勤”一词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这首词写景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你结合诗句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分)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船撑出柳阴来。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船撑出柳阴来”中蕴涵的理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