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冯)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 ①,愿亲帷幄 ②,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
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曰:"臣本诸生,遭遇受命之会,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 ③ 谋虑,愚臣无所能及。臣伏 ④ 自思惟: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⑤ 。 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倾危混淆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敕,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列传》,有删改)
[注]①阙廷:朝廷。②亲帷幄:侍奉皇帝。帷幄,指帝王。③国家:指皇帝。④伏: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⑤"性与"以下两句:语出《论语》。以此来赞誉光武的圣明,说明自己的愚钝。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当 兵 革 始 起 扰 攘 之 时 豪 杰 竞 逐 迷 惑 千 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上书 谢曰 |
谢: |
|
②久而 益远 |
益: |
|
③而臣爵位所 蒙 |
蒙: |
|
④恩 犹父子 |
犹: |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决,未尝不有悔。
②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4)选文第二段表现了冯异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
(届福建福州中考)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1)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至于夏水襄陵②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或王命急宣()②虽乘奔御风()
③既而渐近()④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往来而不绝者 |
| B.其间千二百里又何间焉 |
| C.方其远出海门今齐地方千里 |
| D.素 湍绿潭吴广素 爱人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____
(5)填空。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 、 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 的特点,以“素湍”、“回清”、“ ”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 、色、 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共12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任末① 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②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⑤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⑥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⑦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东晋王嘉《拾遗记》)
注:①任末:字叔本,东汉繁人(今属成都市新都县),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②或:有时。③庵:茅草小屋。④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⑤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⑦易:交换。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余幼时即嗜学 ()(2)媵人持汤沃灌 ()
(3)腰白玉之环 ()(4)虽死犹存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
| A.益慕圣贤之道 / 于厅事之东北角 | B.无从致书以观 / 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
| C.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 未为简易 | D.未有问而不告/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甲】【乙】两文中的两个人物有以下共同点:都表明自己爱好学习,宋濂说 “① ”,
任末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求学都较为艰辛,宋濂“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任末“② ”;观书都有记录的习惯,宋濂“③ ”,任末“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结合选文及自己的经历,说说你对“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或者“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咦!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① 主薄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下场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
(3)有狱久不决()(4)乃委手版归()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水陆草木之花部使者荐之 |
|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宫室、器皿、人物 |
| C.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 |
|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通过写一讯立辨久不能决的案件和辞官反对杀人以媚人两件事,体现了周敦颐才智过人和 的优秀品质。(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高祖还归,过沛①,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②,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③,复④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⑤,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⑥。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⑦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⑧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注】①沛:沛县。②筑:筑琴。③汤沐邑: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④复:免除赋税徭役。⑤驩:同欢。⑥ 献:敬献牛、酒等礼物。⑦丰:丰县⑧雍齿:原是刘邦部将,后反叛刘邦,被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悉召故人()②酒酣,高祖击筑()
③吾虽都关中()④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句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唯陛下哀怜之 | B.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 | C.楚王闻之 | D.吾欲辱之 |
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高祖这次回乡经过沛县,召集亲朋故旧一起纵情喝酒,还作歌让沛县的儿童学唱。 |
| B.高祖免除了沛县的赋税徭役,并答应他们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 |
| C.因为沛县的百姓很多,高祖的父亲和兄长不能招待他们,所以高祖离开了沛县。 |
| D.因为雍齿帮助魏王反叛刘邦,而丰县人也帮助雍齿,所以刘邦一开始不愿意免除丰县的赋税。 |
翻译下列句子。
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
文言文阅读理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 A.项为之强: | B.怡然自得: |
| C.鹤唳云端: | D.徐喷以烟: |
E.盖一癞虾蟆: F. 鞭数十:翻译下列句子。
A.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B.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列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