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唐代)岑参

三十始一命 ,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①一命:最低的官职。②药栏:草药的栅栏。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始"字点题,作者三十岁开始当官,对官场的想法和兴趣变得更多了。

B.第二联说可怜自己没有家业,尽管被授予的是一个小官,自己也不敢以之为耻。

C.尾联反映了作者只因为一份微薄的官俸,放弃隐逸山林、水滨的矛盾心理。

D.作者运用典故,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愧对前人,憋屈而无可奈何的真挚情感。

(2)第三联"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中"醉"字用得好不好?请简要分析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抒情方式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写作手法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借"   "和"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屡遭贬谪及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感叹之情。

(2)请对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

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

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D.

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6)《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其原因是:"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