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池月:池边的月色。③开轩:开窗。④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⑤恨:遗憾。⑥感此:有感于此。⑦终宵:整夜。⑧劳:苦于。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描绘了夏夜南亭纳凉的愉悦,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 |
B.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之处躺卧着乘凉。 |
C.五六两句,从嗅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纳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
D.后四句写夏夜南亭纳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宵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 |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是“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
B.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 |
C.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入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 |
D.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了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
阅读诗歌。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两首词都描绘了特有的景物,请举一例说明写景的作用。
两首词都有一个“独”字,词人内心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呢?请结合诗句解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各题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下列句子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 |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架炭车碾冰辙。 |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