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阅读《沁园春 雪》,完成小题。(10分,每小题2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下列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C.欲/与天公/试比高。 |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
B.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
D.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
下面各句中,揭示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A.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B.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
B.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两题。
江上(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江上怎样的特点?
从后两句来看,本诗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题目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阅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一诗,完成题目。(6分)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2分)
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扼要回答。(2分)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2分)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