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 "也,寡人反取病 焉。"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

【注释】①得无……耶:难道……吗。②熙:同"嬉",开玩笑。③病:侮辱。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弗敢

加:虚夸,夸大

B.小信未

孚:使信服

C.忠之

属:属于

D.齐人也, 盗。

坐:因……获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 ╲齐 习辞者也

B.可 一战╲吾欲辱之,何

C.战 长勺╲今民生长 齐不盗

D.登轼 望之╲出淤泥 不染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紧扣题目中的"论战"二字,详写了战前准备和战后论战,略写了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突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谋略。

B.乙文晏子巧妙运用类比说理,用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来类比齐人在齐为良民在楚为盗,有力地反击了楚王的侮辱,使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C.甲文中的曹刿在鲁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化解了鲁国的危机;乙文中晏子在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侮辱,用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D.甲乙两文都主要采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充分展现了曹刿和晏子作为国之重臣的精神风貌。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可爱者甚______ 出淤泥而不____
陶后有闻香远
翻译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写“莲”却还写了菊、牡丹,目的是什么?
莲“出淤泥而不染”,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请说明理由。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小题。(共8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下列词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于泉上把酒
B.之心而寓之酒所识穷乏者
C.野芳而幽香舜于畎亩之中
D.者歌于途箧曳屣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佳木秀而繁阴秀:
(2)苍颜白发苍颜: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云归而岩穴暝
(2)颓然乎其间
结合第②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乐亦无穷”的原因。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17分)
【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A)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清·林嗣环《口技》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B)”款扉叩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清·徐珂《乔山人善琴》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A.便有妇人惊欠伸 B.几欲先
C.款扉 D.今客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无敢哗/念无与为乐 B.为妙绝/为且噬己也
C.以弹絮业/以丛草 D.酷类声耳/真无马邪

将文中A、B两处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A)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B)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
【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表演者技艺精湛,【乙】文还表现了什么中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陆游的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乙】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才锐:才思敏捷,锋芒毕露。②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③淫漫:荒淫,怠惰④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⑴不 可 以 为 喜 也
⑵吾 此 言 后 人 之 药 石 也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夫君子之()⑵险躁则不能性()
⑶不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⑷毋后悔()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⑴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⑵非学无以广才
陆游和诸葛亮在家训中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选用原文回答)
⑴陆游的观点
⑵诸葛亮的观点:
他们都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完成小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1)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2)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掬(3)顶毛,口齕(4)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②啻:仅仅,只有③掬:这里是“抓”的意思。
④齕:咬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驴不胜怒,(2)习其声
(3)猫蹲    (4)蹲地上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则至无可用启扉急视,鼠首已嚼碎矣
B.然往来视之后知猫之避
C.者觉无异能以为是无能为
D.其断喉非怯也,待惰也

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甲乙两文刻画虎、猫这两个形象时,相同点是都主要采用了描写方法,不同点是甲文还描写了虎的,乙文则没有。
乙文猫鼠大战中,猫采用了的战术,战胜了凶猛的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