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 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来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果、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城,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

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               两类。

(2)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3)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

A.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旅行爱好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综合读写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给下面新闻拟标题。
本报讯(通讯员赵丽)由南漳县委县政府策划、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联具体负责创作的《中国·南漳——古山寨之乡》专题摄影画册于1月出版。
为打造古山寨文化品牌,申报全国、全省古山寨之乡,该县于2009年安排布置了拍摄、印制《中国·南漳——古山寨之乡》专题画册。3年来,拍摄专班反复攀登了100多座山寨,拍摄照片数万张。该画册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将成为展示南漳古山寨这一独特历史文化遗迹的一张亮丽名片。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3月份,围绕“学雷锋”,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各项活动。课后,同学们都在热议的时候,你身边有个同学却说:“雷锋早就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材料给你的启发。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启发: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系列活动在京启动。内容有:组织报告团;举办文化论坛;摄影展;收藏展……创办《雷锋》杂志、雷锋网站等。
市民甲说:雷锋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现在哈韩哈日毫无骨气的青少年一代更加应该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也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健康的风气,净化我们的思想。我们确实需要学习雷锋。
市民乙说:现在社会多的是见死不救,唯利是图的人;官员也是公款消费,坐豪车,住豪宅,孩子移民国外,有时还不作为,导致物价飞涨,让我们老百姓住宅被强拆,吃地沟油……还让我们学雷锋,会有实效吗?
两位市民说话的焦点是什么?(2分)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2分)

口语交际:阳春三月,校园里正大面积地栽种花草树木,瞧,操场旁的围墙边新栽了一排香樟树。体育课上,你的同学小王用脚踩在香樟树的护绳上,“欲与香樟试比高”。如果你见到此景该如何劝说小王呢?(友情提醒:劝告别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