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催,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

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

C.

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2)请根据材料二给"拖延症"下定义。

(3)王素和李想对拖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如果你在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王素:拖延的危害很大。咱们应该远离它!

李想:我觉得拖延也有好处,拖一下也没什么。

你:   

(4)下面是对一位学生拖延症患者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监督师。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他拖延症的类型并给出对策。

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着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自律监督师的分析和对策

拖延症的类型

对策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则。请你参与“探究‘和’内涵,传承‘和’文化”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由此推测,“和”字的本义是:  

(2)如图是有关修德养性的一副对联。下联是[  ]。

(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争也;“不同”,志各异也。你所在班级正在筹备“‘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还是社会交往”辩论赛,请根据双方观点,为主持人写一段总结发言。

正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和”是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见解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与人争高低输贏;“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辩证分析别人的观点,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保持鲜明的个性。“和而不同”是不被局限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着良好的个人修养。

反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社会交往。“和”意味着自己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即将他人与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给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别人陷于难堪的境地,不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同”就是求同存异,保持个性。“和而不同”就是顾全大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如图是漫画《包“懒”》(作者:朱慧卿)。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2)漫画批评了  的社会现象。

【时刻警醒】

读如图题为“拉”的漫画,完成任务。

(1)简要说明画面内容。

(2)解释漫画的含义。

【致敬师长】

您是勤劳的耕耘者,经年累月,使我们荒寂的心原上撒满希望的种子;您是长明的灯塔,久久伫立,把我们从无边的暗夜引向光明;您是平静的港湾,温情脉脉,目送我们驶向远方。老师,谢谢您!我们将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让它萌发生长;我们将常常拂拭自己的心灵,不让灰尘遮蔽真理的光芒; 我们将时时回望这温情的港湾  让自己带着叮嘱远航 

(1)修改语段中画线的病句。(写出修改意见即可)

(2)根据语境,补齐语段空缺处的内容。

初中即将毕业,班级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老师寄语】

你们中间若有人坐着轿子、吹着和煦的风去过千座山,看过千种风景,这样的学生我不欣赏;没有一座山是他真正认识的,千种风景也会①______.我欣赏这样的学生:他在登山时流过汗,②______,这就胜过你们对千种风景的一知半解。我说的山,是指你被荆棘伤过、在山路上跌倒过,采过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顶迎着风nà喊的山。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和煦   nà喊  

(2)横线①处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浮光掠影

B.刻骨铭心

C.转瞬即逝

D.根深蒂固

(3)横线②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便只看过一种风景,他也做好了去登所有山的准备

B.即便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

C.如果只看过一种风景,他也做好了去登所有山的准备

D.如果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

(4)以下直接解释“老师寄语”含义的一项是  

A.要想欣赏最美的风景,就要去攀登最高最险的山。

B.享乐是进取的敌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甘于寂寞。

C.“学则须疑”,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怀疑,善于质疑。

D.只有亲身实践,历经磨砺,才能体验收获真知的快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