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 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 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 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
(2)若用黄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 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 ,则 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 ,F2中灰体长翅雌蝇出现的概率为 。
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一般是指;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在植物中主要指。
(2)f是指;它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和。
(3)c是指,分子特点是。
(4)d是指,d形成h,h是。
完成下面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
(8分)【生物技术实践】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牛肉膏 |
蛋白胨 |
NaCl |
琼脂 |
水 |
0.5g |
1g |
0.5g |
2g |
200ml |
(1)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说,属于培养基。
(2)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其中灭菌指的是________ 。对于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是________。(填代号)
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灭菌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
⑶在平板划线法中,每次在灼烧接种环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5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稀释倍数为105时,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_______。
(5)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________,利用这一特点,可准确地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图1表示杂交育种过程,其原理是________。F2代的四种表现型中重组类型的概率是 ________ 。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运用杂交育种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应该选择 ________的个体(优良性状),并通过________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4)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采用________育种。具体方法首先是________ ,得到基因型为DR、Dr、dR、dr的幼苗,然后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5)图3示Fl代植株的一个正在分裂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即与上述两对基因有关的染色体)的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多选)
A.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B.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D.正常情况下,2号染色体上有r基因
(8分)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②取________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