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6甲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有:电源(输出电压为6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个 ,定值电阻5个(5Ω、10Ω、15Ω、20Ω 、25 Ω)和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偏到零刻度线左边,如图16乙,原因是 。
(2)正确连接电路,用上述5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得到5组数据,作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象如图16丙。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 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Ω。
(3)为了更直观地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以改变横坐标,处理数据后画出电流I与 的关系图线。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98 |
98 |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高于/等于/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加热;
(4)在第4min到第9min的这段时间内这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请你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______;
(6)如图所示,图______是沸腾前的现象,图______是沸腾时的现象;
(7)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如图甲所示,小董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 ()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放出热 |
B.冰的熔点比实验时的气温低许多,冰从周围空气吸热 |
C.一部分冰升华放热使其余的冰熔化 |
D.冰可以在任意温度下熔化 |
(2)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快/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变化,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3)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不要漏做哦!!!)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4 |
-3 |
-2 |
-1 |
0 |
0 |
0 |
1 |
3 |
5 |
(4)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时刻烧杯中的物质状态为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
(5)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等量的碎冰块?______.
小毛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毛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 |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______,小毛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______(变高/不变/变低),响度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3)于是小毛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毛将______(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闹铃声音,由此现象______(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熔化过程需要min..在第2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
物理研究小组案例:课题一:用一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个平行光光源、一个装有牛奶和水混合溶液的烧瓶制作的眼睛模型,来研究视力矫正的办法,在下面横线上完成填空:
ab c
(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烧瓶后壁相当于人眼的;
(2)(选填“a”“b”或“c”)图这是远视眼模型,应当用(选填“凹”或“凸”)透镜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