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
(2)让一束光沿着E板从A点射到镜面的O点,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 。
(3)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在测定标有3.8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实验要求把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P调至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小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保留两位小数)。
某同学要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质量已知)、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
(2)他将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实验次数 |
摆幅(cm) |
小球质量(g) |
摆长(cm) |
时间(s) |
1 |
10 |
30 |
80 |
1.8 |
2 |
10 |
40 |
80 |
1.8 |
3 |
15 |
40 |
80 |
1.8 |
4 |
15 |
40 |
100 |
2.0 |
(3)实验完成后,该同学用质量为20g和50g两个小铁球,分别制做成摆成为80cm和100cm的两个单摆,根据上面实验结论可推测,这两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应分别是s和s。
某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解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
物距/cm |
像距/cm |
像的性质 |
1 |
20 |
6.7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
15 |
7.5 |
|
3 |
10 |
1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4 |
7.5 |
||
5 |
4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4中像的性质和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
(3)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c乙。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我们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当烛焰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小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适当调整光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