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兴趣小组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天平水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将游码归零后,为使天平水平平衡,应向 (选填"左""右" 调节平衡螺母。
(2)调节水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得空烧杯的质量 ;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如图乙所示 ;
③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体积 ,如图丙所示 ;
④待测液体的密度 。
(3)实验结束后,爱思考的小敏指出,以上实验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液体导致所测密度 (选填"偏小""偏大""不变" ,于是她提出另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细线、金属块(不吸水、不沾水)、两个烧杯、足量的水和待测液体。简要步骤如下:
①分别往两个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和待测液体;
②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
③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和烧杯壁),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
④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和烧杯壁),静止时测力计示数记为 ;
⑤待测液体的密度 (用 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每个钩码的重力为 ,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了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轻质弹簧测力计示数(见下表)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动滑轮重 |
1.0 |
1.0 |
1.3 |
1.0 |
1.0 |
1.0 |
1.0 |
1.0 |
所挂钩码的重力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0.8 |
1.2 |
1.3 |
1.6 |
1.8 |
2.2 |
2.3 |
2.7 |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该滑轮组 (选填“省力”或“不省力”
(2)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与被提升钩码重力 以及动滑轮重力 的关系为
(3)小军同学又研究了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的情况,用另一组滑轮组将重为 的物块从位置 匀速直线拉到位置 ,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物块移动的距离为 ;若此时绳自由端所用拉力为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器材,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小军设计的电路中的 、 的阻值大小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只闭合开关 ,观察水的加热过程,测得数据如下表:
时间 |
0 |
1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3)断开 ,特水冷却后,继续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小军应控制水和煤油的 、初温度相同,且应先闭合开关 ,并控制水的末温度低于 ,实验表明:水的末温度比煤油 。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为探究其原因,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 。
(1)实验中通过 (选填“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就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让同一钢球从光滑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后撞击木块,通过木块 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实验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请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 。
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小明按要求调好后,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为了能找到凸透镜成像时像的位置,需要对光屏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2)由于实验时间较长,烛焰的像即将超出光屏的上边缘,这时可以向上移动 (选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再次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b)所示。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戴的眼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实验中,光屏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 。
如图所示,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空易拉罐浸入水中越深,排开的水越多,手施加的压力越大,这表明:易拉罐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图乙:滚摆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其 能与 能相互转化。
(3)图丙: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蓝墨水,很快会把整杯清水染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 。
(4)图丁:用此实验装置可研究电阻与导体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