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理小组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想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取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且水不溢出),如图所示,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中实验序号 所示。
液体分类 |
水 |
未知液体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0.6 |
0.8 |
1.0 |
1.2 |
1.4 |
0.6 |
0.8 |
1.0 |
1.2 |
1.4 |
△ (帕 |
294 |
392 |
490 |
490 |
490 |
294 |
392 |
490 |
539 |
539 |
△ (帕 |
294 |
392 |
490 |
588 |
686 |
294 |
392 |
490 |
588 |
686 |
(1)本实验设计所用到的实验方法是下列中的 。
| A. |
控制变量法 |
| B. |
转换法 |
| C. |
等效替代法 |
| D. |
理想模型法 |
(2)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当 (选填" "、" "、" "、" "、" " 时,△ △ 。
(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 与 (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无关" 。
(4)他们仅改变液体种类,利用上述实验器材重复了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中实验序号 所示。据此可知该液体的密度 。

小红准备测一只未知电阻(Rx=5~10Ω)的阻值,手边有以下器材: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开关、R0=15Ω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和几根导线.当她准备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但一时又找不到新的电流表替代,小红顿时犯了愁,请你利用现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他完成实验.
(1)在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简述实验主要步骤,要求写出需要测量或记录的物理量.
(3)Rx的表达式是 .
在初中物理的科学探究实验中,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通常要采用 法.例如:在如图所示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关系时.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 不变,让小球从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 相同,就是让 不同的小球从 滚下.
小陈按如下实验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这样测出的盐水密度值偏。
小谢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图乙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的量是。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阻器的滑片P从b端移至a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用弹簧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B.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C.使用中弹簧、指针可以与外壳摩擦
(2)木块放置如图所示,有一部分露出水平桌面外,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向右拉动木块至桌面内,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