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某打捞船打捞水中重物, 是重为 的动滑轮, 是定滑轮, 是卷扬机,卷杨机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 竖直提升水中的重物,如图2所示,体积为 的重物浸没在水中,此时钢丝绳的拉力 的大小为 ,摩擦、钢丝绳重、重物表面沾水的质量及水对重物的阻力均忽略不计, , 。问:
(1)当重物底部位于水面下 深处时,水对重物底部的压强是 ;
(2)重物浸没在水中时受到三个力,其中浮力大小为 ,重力大小为 ;
(3)当重物逐渐露出水面的过程中,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不断减小,打捞船浸入水中的体积不断变 ;重物全部露出水面和浸没时相比,打捞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化了 ;
(4)重物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了 ,钢丝绳末端移动了 。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汽车生产基地。该厂某型号专用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6km,受到的平均阻力是3.0×103N,消耗燃油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若燃油的密度ρ=0.8×103kg/m3,热值q=4×107J/kg,求:
(1)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燃油放出的热量。
(3)该专用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如图所示电路,
(1)闭合开关后电路将_______ (填"通路"、"断路"、"短路");
(2)去掉导线a后,电路是____联电路;
(3)改变a、b、c三根导线中一根的接法,使电路成为并联电路(先在原导线上打"×",后才更改接法)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其声波是通过 这种介质传播的.其传播速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海面上的母船与北京指挥中心是通过 波传递信息的,该波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介质.
(2)潜水器在7000m海底静止时,其外壳中的分子是 (静止、运动)的;潜水器的外壳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斥力).潜水器密封舱的内壁上形成了许多小水滴,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 (吸收、放出)热量.
(3)潜水器中的工作人员通过均匀、透明的特殊材质制成的观察窗,看到深海五彩斑斓的世界.当光进入观察窗时发生了 (折射或小孔成像)现象,光在这种特殊材质中是沿 (直线、曲线)传播的.通过观察窗看到游动的“鱼”其实是鱼的 (实像、虚像),鱼成黄色是因为鱼只 (吸收、反射)黄色光.
(4)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不考虑海水温度变化、密度的变化),浮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存在海水阻力,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大于、小于或等于)其重力.潜水器每上浮1m,海水对它的压强减小 个大气压(保留一位小数),潜水器上浮至5000m时,面积为成人一只手掌大小的潜水器外壳上,承受的海水压力相当于 t(50、500或5000)物体的重力.
磁悬浮地球仪是使用磁悬浮技术的地球仪,它无需转轴穿过球体便可悬浮于空中,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和精神享受.
(1)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通电后相当于电磁铁.金属线圈与球体中的磁铁相互 (吸引、排斥),使球体受力 (平衡、不平衡),从而悬浮于空中.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在“拿开球体”和“切断电源”之间应先 .
(2)将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用手轻轻向下按一下,球体就会从原来的悬浮位置向下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 (增大、减小),磁性增强,金属线圈对球体的作用力 (大于、小于)球体重力,球体到达最低点后向上运动返回原悬浮位置.由于球体具有 ,球体越过原悬浮位置向上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磁性减弱,球体速度越来越 (大、小),到达最高点后向下运动,并再次回到原悬浮位置.几经反复,球体最终停在原悬浮位置.
(3)磁悬浮地球仪正常工作时,功率为1W.则工作一个月(30天)耗电 kW•h,这些电能大部分转化成了 (机械能、内能).
摇摆钢笔
你有没有留神过,我们写字的时候,笔的上端都会小弧度的来回摇摆.有细心的中国设计师就发现了这个细微的动作,根据物理学原理设计出一款“收音机钢笔”,希望给在繁重功课压力下的学生朋友增添一些乐趣.这支钢笔内置有电池,当你书写的时候,【笔端摇摇摆摆产生电流】,就能给电池储存电量.而钢笔上面的频道调节、音量调节、耳机插孔、音响等配置一个不少.如此一来,在枯燥的学习之中你便可以听听音乐或是新闻,以缓和学习的压力.但是家长们应该不会赞同这样的设计吧,不是做功课的时候就应该乖乖做功课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括号部分是基于哪个物理学原理或规律制成的: .
(2)给内置电池充电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