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某科学研究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本实验均使用轻质杠杆)

实验1:在直杠杆水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记录多组数据。得出: F 1 × s 1 = F 2 × s 2 (注 : s 1 s 2 分别表示支点 O F 1 F 2 的作用点的距离)。在直杠杆倾斜平衡时(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该结论适用于所有平衡时的杠杆吗?

实验2:科学研究小组用一侧弯曲的杠杆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移动钩码,改变钩码数量,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格数据发现上述结论并不成立,但发现一个新的等量关系,即:   

实验次数

F 1 / N

s 1 / cm

F 2 / N

s 2 / cm

l 2 / cm

1

1.0

10.0

0.5

21.3

20.1

2

1.5

20.0

1.0

31.7

29.8

3

2.0

30.0

2.5

25.5

24.0

s l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这两个量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哪个量才是有价值的呢?研究小组的同学观察到:支点到 F 1 的作用点的距离 ( s 1 ) 与支点到 F 1 的作用线的距离 ( l 1 ) 是相等的。研究小组的同学又进行了实验。

实验 3 :

①移动钩码,使杠杆   ,并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②记录 F 1 s 1 l 1 F 2 s 2 l 2

③改变钩码数量,移动钩码,记录杠杆处于平衡时的多组 F 1 s 1 l 1 F 2 s 2 l 2

④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弯杠杆的平衡条件。

最后,通过科学思维,得出所有杠杆的平衡条件都是: F 1 × l 1 = F 2 × l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用于解释许多杠杆应用,如用图1方式提升物体比用图2方式省力,就可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合理解释。

请回答:

(1)在研究一侧弯曲的杠杆时,发现的一个新的等量关系是   

(2)将实验3中的①填写完整。

(3)"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在科学上被称为   。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建立这一科学量的价值。

(4)用图1方式提升物体比用图2方式省力的原因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关系的示意图.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不变,让小球从(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相同,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滚下.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法;二是转化法.就本题来说:用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化法.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竖直匀速移动,测得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1
0.2
1
0.2

1
0.2
0.55

(1)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图乙中,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拉力大小并不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3)如果保持动滑轮不动,则拉力的大小0.55 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小华用动滑轮再次匀速提高同样多的钩码,但钩码上升的高度比原来高,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旺珍和次珍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的位置.

(1)旺珍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升高,并由 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次珍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2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2)旺珍和次珍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罗珍和丹珍用图甲所示的杠杆一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应使甲图中的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可以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或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调平衡后,丹珍在乙图所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的_____点挂上2个钩码。
(2)如乙图,用弹簧测力计在M位置和N位置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变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填“相同”或“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