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相权变化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巴士底狱是巴黎的著名监狱,曾被视为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
(1)当时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中,哪位曾被两次投入巴士底狱?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说说其中的原因。
(2)1789年,巴黎人民推翻了巴士底狱。假如卢梭在世,他将如何评价这种举动?其根据是什么?
(3)为了避免发生在巴士底狱的悲剧重演,假如征求孟德斯鸠的意见,你认为这位启蒙思想家将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24年
英普条约规定两国关税平等
1825年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国门洞开”
1849年
英国废除《航海条例》,并完全征服印度
拿破仑三世时期
法国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
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当时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条件。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试从儒、墨、道、法四家学派核心思想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试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社会原因,并从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农民起义中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