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获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原创】比较两幅图片,提取两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从国家机制看,城市高高凌驾于乡村之上;但从经济看,城市并未能获得独立运行的生命机制… …。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斌,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 … 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一一摘自 《 中华文化史 》 (上)
材料二 下面是 1836 - 1838 年与 1894 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材料三 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阻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不过一个世纪后,这些阻力已经大幅度消退了 … … 人为的阻碍则包括进出口关税以及对某些商品的进口禁令一一尽管世纪末有些国家回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征收高顺的进口关税,但总体来说两方面因素的阻碍在逐步消退。
——摘自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l)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3 分)依据材料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4 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4 分)简述人类社会是如何突破这两种阻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 ( 6 分)
【原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建中元年二月,遣黜陟使分行天下,其诏略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各有不便者,三之。余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数为准。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退长吏。令黜陟使各量风土所宜、人户多少均之,定其赋,尚书度支总统焉。”三年五月,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请于本道两税钱每千增二百,因诏他州悉如之。八年四月,剑南西川观察使韦皋奏请加税什二,以增给官吏,从之。
——《旧唐书·食货志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两税法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实行两税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表
1950年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
交通通讯 |
7.23 |
6.43 |
6.18 |
6.15 |
5.61 |
6.03 |
批发零售 |
17.5 |
16.7 |
16.61 |
15.82 |
15.23 |
15.88 |
金融保险 |
2.73 |
3.71 |
4.04 |
4.65 |
5.94 |
8.31 |
房地产 |
7.82 |
9.62 |
9.63 |
10.24 |
11.47 |
11.31 |
社会服务 |
8.21 |
9.78 |
11.63 |
13.55 |
18.46 |
21.92 |
政府服务 |
11.35 |
13.08 |
15.95 |
14.97 |
14.43 |
11.0 |
请从表格中任意提取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48% |
52% |
法国(1851年) |
75% |
25% |
俄国(1851年) |
93% |
7% |
美国(1851年) |
87% |
13% |
材料三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特别是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请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4分)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那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6分)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4分)
(3)按照材料四的研究角度,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如何进一步冲击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