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唐朝官修支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读图回答:
图一 教皇出行图图二 路德焚毁教皇令图三烧死“异端”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图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有何影响?
(3)你如何看待图三的措施?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阅读下列材料: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摘自百度百科
⑴根据材料回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定义是什么?
⑵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通过哪些方式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发布了带有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
内容是:“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五条誓文》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请回答:
(1)明治天皇进行这项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5分)
(2)“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的目的是什么?请举出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事例各一项。(4分)
(3)明治天皇的这些措施对日本乃至东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