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 |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
B. |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
C. |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
D. |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
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用“殃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树和枣树。这表明宋代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 B.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
C.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 D.刻书风行一时 |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 | B.德主刑辅 | C.天人感应 | D.三纲五常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王而不藩”的“藩”意指
A.在地方实行分封制 | B.在中央实行世袭制 |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 D.在中央实行皇帝制 |
1964年,董必武来到浙江嘉兴南湖,挥毫题诗曰:“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以下史实与诗中所记事件相符的是
A.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B.确定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
C.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D.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
美国哲学家杜威在1919年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据所学知识,“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的核心是
A.马克思主义 | B.白话文学 | C.民主和科学 | D.三民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