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赔款太少 B.清政府的抵制
C.外国商品滞销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古今中外,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近代西方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或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 )

A.建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B.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C.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功
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充分说明()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一度出现反弹
B.国王违背宪法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渐进性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