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以下为1912年5月孙中山与香港《士茂西报》记者的一段谈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访员曰: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孙曰: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4 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绽数量示意图


年产100万吨以上
年产10—99万吨
年产1—9万吨
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
88.5
41.5
0
华商企 业
0
11.5
58.5
100


材料二 1911—1913 年我国注册设厂 72 家,平均每年设厂 24 家 ;1914-1918 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 183 家,平均每年近37 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 。1914 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 21 家, 产纱绽 503104 枚; 到 1922 年纱厂增加到 65 家 , 当年共产纱绽 1632074 枚。这一时期, 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 9 家 , 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 1912 年 的 180 万吨 , 仅增加到 1919 年的 330 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中国)实业……在棉铁, 而棉尤宜先。 凡隶属本部 ( 指农林商部 ) 之官业 , 概行停罢 , 或予招商承办 , ……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 , 规划经营 , 以引起人民之兴趣 , 余悉听之民办。
至于铁矿需本 ( 资本 ) 重 , 非用开放主义 , 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 , 权限分明 , 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 , 又可瞻贫民之生活。
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 , 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 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 , 至于今日, 败坏不可收拾 , 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 , 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 , 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 。
——《实业之梦一一张謇传》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 据材料三 , 概括张謇“实业救国 ”的主要主张 。(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
(3) 材料三中,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 ? 为什么 ?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威廉很顺利地到达伦敦,詹姆士逃跑了。议会随之发表文告宣布:查理二世擅离职守,由玛丽和威廉共同入主英国。历史上称这次不流血的政变为“光荣革命”。
(1)据材料一,文告颁布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增加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力;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了,选举制度民主化的进程加速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