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nm(填标号).

A.

404.4

B.

553.5

C.

589.2

D.

670.8

E.

766.5

(2)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原因是________.

(3)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 I 3 A s F 6 中存在 I 3 + 离子. I 3 + 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4) K I O 3 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 a = 0 . 446 nm ,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nm,与K紧邻的O个数为________.

(5)在KIO 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处于________位置,O处于________位置.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应用 晶胞的计算 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煤气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气体燃料,一般用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2)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与过量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CO2
【实验假设】
①可燃气体是CO;②可燃气体是H2;③可燃气体是
【实验过程】
实验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所用试剂均为足量):

实验中,发现黑色氧化铜变红,且 ,证明水煤气含有H2
还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水煤气中含有另一可燃气体是
【实验反思】
根据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实验应保证安全,防止中毒。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实验拓展】
(1)实验后,乙同学认为欲检验所用NaOH是否完全消耗,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还有NaOH剩余。但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理由是
(2)丁同学通过本次实验,结合查阅的资料发现,不用任何其它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正确的鉴别方案及结论是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溶液(如图),他们对该溶液是什么产生了兴趣。开始探究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根据标签上残留的信息进行了分析:

(1)小明认为既然组成中含有氧元素,该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
(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
(3)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沉淀究竟是哪种物质,他们又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结果发现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由此他们得到的结论是:这瓶溶液是 ,生成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在总结反思本次探究活动时,小强认为这个检测实验还可简化,照样可达到目的。小强的做法是 。其理由是

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铁锅用来做饭是利用了铁的 性.
(2)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能发生的是 (填字母)

A.Mn+2HCl=MnCl2+H2↑ B.Mg+MnSO4=MgSO4+Mn
C.Fe+MnSO4= FeSO4+Mn D.Mn+CuSO4 =MnSO4+Cu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则: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 (NO3)3和Zn (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 (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 (填序号)。
(4)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x为 ;乙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操作I和操作II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II中的作用是

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 kg;
(3)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l.09g/cm3),配制50g质曼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质量分数12%的氯化钠溶液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l),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4)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8g,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②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与另一个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化学中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