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的影响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商业战争”的失利 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的建立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众议院的职权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C.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D.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21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土地经营的新办法,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B.中国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C.面对国际市场冲击下的政策性调整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