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A.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B.中国的危亡完全是由于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腐败造成的 |
C.赵尔巽客观上承认了太平天国带给中国的进步作用 |
D.赵尔巽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片面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
该图展示了1799年——1839年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变化。由此我们可知:
A.英国此举是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
B.英国此举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 |
C.英国此举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
D.英国此举旨在深入推进中英正常贸易 |
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清楼 |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张 |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
法国批评家加米尔·莫克奈在评价某画派时说:“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现在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外观速写化跟轻率从事风马牛不相及,而是伟大艺术智慧的结晶。”加米尔·莫克奈所评价的这个画派最有可能是
A.浪漫主义 | B.印象主义 | C.现实主义 | D.新古典主义 |
学者钱乘旦在其著作中说,在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在这个阶段上,社会进入全方位变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官僚化;社会方面的世俗化、城市化;文化方面的商业化、大众化……”。下列现象发生在作者所说的“这个阶段上”的是
A.光荣革命、《人权宣言》、费城制宪会议 |
B.奥斯曼帝国扩张、印度莫卧儿王朝建立、中国满清入关 |
C.宪章运动、社会主义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
D.工业生产比例降低、主权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妇女地位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