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 |
米尺 |
B. |
秒表 |
C. |
光电门 |
D. |
天平 |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________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cm、ac=58.7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某实验小组设计一个课题名称为快速测量自行车的骑行速度,他们设想通过计算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经过骑行,得到如下数据:在时间t内脚踏板转动圈数为N,那么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w=;要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则自行车的骑行速度的计算公式v=。
高一(10)班经过平抛运动一节的学习后,几名学生借助所学知识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手头有如下文具盒仪器可供选择:
A.米尺 | B.钢球 | C.天平 | D.练习本 E.复习纸 F.白纸 G.圆规 |
于是他们采取了如下步骤:
①在相对平整的桌面上将练习本固定成一个斜面,
②用天平称量出小球的质量M,
③在地面上适当位置铺好复写纸、白纸并固定,
④将钢球从练习本的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释放,多次重复该步骤,
⑤测量练习本成斜面的长度L,
⑥测量桌面离地的高度为H
⑦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尽可能小,且使钢球所有落点痕迹被囊括其中的圆,并测量圆心到桌面的水平距离X,
⑧计算钢球的水平初速度
(1)在以上的实验中,不需选用的仪器有(填写字母符号)
不需要的步骤有(填写数字序号)
(2)试用题中所给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钢球的初速度表达式V=。
(3)在该实验中,桌面、练习本与钢球间的摩擦对实验影响。(填有或没有)
(4)在测量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时,由于疏忽,同学们在读数的时误使H测量值偏大。则水平初速度的计算值将会比实验值(偏大、相等、偏小)
某同学用满偏电流为1mA, 内阻为
100Ω的表头,设计了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甲,表盘如图乙。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10mA和250mA,电压表的量程分别为10V和250V,测电阻档分别为×10Ω和×100Ω。则:
(1)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s分别与“1”、“5”相接时,“1”对应的测量量和量程是:________,“5” 对应的测量量和量程是:________.
(2)若E1=1.5V,内阻不计.要使该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s接“3”时测电阻的倍率为“×10Ω”,其中R3=_______Ω.
(3)若多用电表功能选择开关s分别接“2”、“3”、“6”时表头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电流表内阻的实验中备用的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100μA)
B.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Ω)
D.电源(E =" 6V" ,有内阻)
导线和电键若干
①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A的内阻,并且要得到较好精度,那么从以上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选,R2应选(用字母代号填空)
②如果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A.合上K1; B.合上K2;
C.观察R1的阻值是否最大,若不是,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
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至满刻度;
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F.记下R2的阻值。
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际的合理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
③如果在步骤F中所得R2的阻值为600Ω,则图中电流表内阻Rg的测量值为。
如果要将第①小题中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0~5V的电压表,则改装的方法是将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该实验测得的电流表内阻Rg测Rg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