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1】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 【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
B. | “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
C. | “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
D. | “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
B. | 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
C. | 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
D. | 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
(3)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下列出自《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句子没有用典的是
A.“千里澄江似练” | B.“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
C.“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D.“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功业无成的伤感。 | B.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 |
C.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 D.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
选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请简要分析该诗中的情景关系。(4分)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头·台城游贺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①。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②。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注解:①陈后主沉湎酒色,宫中宴会,令八妇人襞(bì,折纸)彩笺作诗,十客唱和,稍慢则罚酒。②“回首”二句: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盖的鸳鸯瓦;井中蛙,陈亡,后主偕二妃躲入井中,隋军扬言欲下石,后主惊叫,隋军用绳索把他们拉出井外。结合词作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片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