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 ;
③用 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 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 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 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 与 、 和 的关系式为 = 。
(2)由图(c)可求得, ,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小灯泡L,规格“4.0V 0.7A”;
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为0.1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r2=0.2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V=9kΩ;
标准电阻R1,阻值1Ω;
标准电阻R2,阻值3 k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 10Ω;
学生电源E,电动势4.5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当通过L的电流为0.46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L的电阻为______Ω;
(2)乙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进行测量,电压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加在L上的电压值是______V;
(3)学习小组认为要想更准确地描绘出L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重新设计电路。请你在乙同学的基础上利用所提供器材,在图4所示的虚线框内补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所选器材代号。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板和静电计外壳接地,电容器右侧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
(1)使电容器带电后与电源断开
①将左极板上移,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__ _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将极板间距离减小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两板间插入一块玻璃,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由此可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 有关。
(2)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静电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观察电容器电压的变化情况 |
B.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测量电容器电量的变化情况 |
C.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 |
D.静电计可以用电流表替代 |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1)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 / s2。
(2)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 m / s (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力的合成法则的实验中,用铅笔在白纸上描下O点的位置和的方向,将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记入表格中。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一个细绳,把细绳套结点同样拉到处,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细绳的方向,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入表格中,拉力的方向标在白纸上。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并将数据填在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五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点,并作出F—
图线。由图象可求得弹簧自然长度为m。由图象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