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 ;
③用 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 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 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 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 与 、 和 的关系式为 = 。
(2)由图(c)可求得, ,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在长为L的细线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金属球,水平木条T装在铁架上部,细线的上端固定在O点。铁架下部装一个刮脸刀片D,当球摆到最低点时恰好把线割断(不计能量损失)。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张白纸,上面再放一张复写纸,即图中的E。
实验方法是:在摆球静止时,量出摆长L(悬点O到球心距离)和球的下缘到地面的竖直高度H。把摆拉至水平,摆线平直,自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时,线被割断,球被平抛出去,落在复写纸E上,打
出痕迹,记录下落地点C,再量出水平射程x。求出球由A到B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Ek=____,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重力加速度为g)。最后看△Ek是否与△Ep近似相等而得出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满刻度电流为200,欲将此表改装成量程为2V的电压表。
(1)为测出电流表的内阻,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请将以下各实验步骤填写完整。
①依照电路原理图将实物连接成实验线路, R阻值应尽可能 些,开始时两电键均断开。
②将R阻值调至最大,闭合电键_________,调节________的阻值,使电流表达到满刻度。
③闭合_________,调节 的阻值使电流表读数达到满偏一半。
④读出 的读数,即为电流表的内阻。
(2)实验完毕时,两个电阻箱读数如下图所示,则电流表内阻=____
.这种方法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
比它的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有一标有“6 V, 1.5 W”的小灯泡,现要描绘其伏安特性曲线,提供的器材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
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
C.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
D.直流电压表0~15 V(内阻约为15 k![]() |
E.滑动变阻器10,2 A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用序号表示) ;
(2)如图所示是本实验的实物连线图,其中还有两条导线没有接好,请用稍粗些的虚线代替导线,补全这个实物连线图。
(1)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 _ ___;
b. _ _ ___。
(2)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已知该小灯泡的阻值约为5Ω左右,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E(3V)
B.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2A)
C.滑动变阻器R1(0~50Ω,额定电流1A)
D.电流表A1(0~3A,内阻约0.1Ω)
E.电流表A2(0~0.6A,内阻约0.5Ω)
F.电压表V1(0~3V,内阻约6kΩ)
G.电压表V2(0~15V,内阻约30kΩ)
G.电键、导线
(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各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2)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以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3)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触头应放在_________端。(选填“a”或“b”)
(4)该实验存在系统误差,误差的结果是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