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11~13题。
1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
A. |
冷湿 |
B. |
冷干 |
C. |
暖湿 |
D. |
暖干 |
1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
A. |
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
B. |
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
C. |
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 |
D. |
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
13.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图6中的( )
A. |
|
B. |
|
C. |
|
D. |
|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1 000米 | B.2 000米 | C.3 000米 | D.4 000米 |
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与巴黎所属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不同的地点是()
A.希腊 | B.北京 | C.伦敦 | D.新加坡 |
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
A.光合作用 | B.生产功能 | C.分解功能 | D.平衡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