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 )
| A. |
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
B. |
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 |
| C. |
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 |
D. |
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
1936年8月,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成为第一支亮相国际赛场的中国国家足球队。这支号称“中国铁军”的足球队却是在特殊的背景开始其奥运之行的。这“特殊的背景”表现在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国民党面临重新陷入内乱的危险 ②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开始 ③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④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走向新高潮
|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
|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
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突出特点是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②有广泛群众基础③采取武装斗争方式 ④有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辛亥革命
|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
C.该日记是记载圆明园遭劫 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
D.该日记应该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