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古罗马驶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三名罗马使者被派去雅典以熟悉其制度和风俗,并了解其他希腊城邦的法律。他们抄录了"梭伦法",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一记载反映了

A.

希腊各城邦文化的优越

B.

罗马法的包容特征

C.

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D.

十二铜表法的来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列改革措施直接得益于此讲话精神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在川粵等省创设经济特区
C.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形成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模式。这一变化()

A.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
B.旨在用法律限制城市人口规模
C.旨在减少农村人口,保障农民就业
D.说明“二元结构”模式适合中国

利用漫画来描述课程知识显得更直观、生动。下列民国初期的相关漫画说明()

A.当时人们不关心自身利益
B.近代中国无土地革命纲领
C.近代中国民主建设的艰难
D.民主与农民阶级没有关系

右面滑稽画载于民国元年上海《时事新报》附送品《时事新画报》上。它是为配合“耳闻”但未“目睹”文字叙述的应景之作,是“画”出来的,反映了生活百态。该画()

A.直接反映出上海受到革命思想影响
B.说明民国初年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
C.是民国初年社会生活质变的有力证据
D.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转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