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为北族通称,以其形貌相同,不可无以为别,故以方位冠之。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胡……其居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分析"胡"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


材料二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材料三

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晋与后汉王朝,并未带来严重的种族歧视与压迫,反而历经摸爬滚打促成了各民族的融汇。恰恰在这一时期之后,所谓"蕃兵胡将"问题,河北、河东地区的"胡化"问题,不再成为纳入士大夫视野的严重问题。活动在中原地区的沙陀、粟特、回鹘等民族,有许多就地融入了汉族社会。

--摘编自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代宋初"胡""汉"观念有何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作答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阅读下列材料作答
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些地名的由来从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1)这些地名的由来与西周的什么制度有关?
(2)西周的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3)请解释这种制度有何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作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民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材料四: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4)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5)除了文中所述外,他还有什么贡献?
(6)“平定蚩尤乱”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哪一个战役?

依据下图回答问题:(共6分)

(1)该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在这些等级中,哪些人属于贵族?
(3)这一制度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4)西周后期的“国人暴动”主要是由哪个等级的人发动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称赞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的“建此伟业”指的是他传说中的那些功绩?至少写三条(3分)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战役有关?
(4)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达了对这个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