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冬奥赛场上,有网友发现,比赛中谷爱凌嘴巴里好像咬着什么“东西”。比赛结束后,她胸前则多了个如牙齿一般的“小物件”。这到底是干啥用的?难道天才少女也在整牙吗?
其实,谷爱凌嘴里,是很多运动员惯用的“小神器”。在很多运动中,我们都会看到运动员嘴里含有牙套,在NBA赛场上很常见,尤其是拳击运动就更需要了。它学名为运动护齿器、口腔防护器,是一种抗冲击力的弹性软垫,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守护牙齿的“金钟罩”。
谷爱凌参加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从50米的高度落下,一瞬间冲击力很大。如果没戴保护性牙套,在巨大冲击下,上下两排牙齿会发生剧烈撞击,就会出现牙齿损伤,冲击也可能通过颌骨传递到大脑。造成脑震荡。
据悉,定制式防护牙套是唯一经过众多国际权威专业机构认定,具有真正防护作用的口腔护具。常用于滑雪、拳击等难度系数高,又不太需要说话交流的运动上。
【材料二】
在参与冰雪运动时,运动健儿或冰雪爱好者难免遭受外伤,尤其是牙齿和口腔外伤。牙外伤按照解剖结构不同,可分为冠折、冠根折、根折、牙齿脱位性损伤、牙撕脱性损伤、牙槽骨骨折等类别。
这些风险大多来源于剧烈运动时,此时,运动员的面部可能受到外力冲击,或者运动员自身的上颌牙齿与下颌牙齿之间发生剧烈撞击。这些瞬间的冲击力,都容易造成牙齿折断与脱位,或颌面部软硬组织损伤。曾效力于NBA某队的卡尔·兰德里,就因在比赛中挨了其他队员一肘而掉了门牙。
有数据表明,牙外伤中,因体育运动所导致的占15.4%,20~40岁牙外伤患者占运动牙外伤总数的50%。
除了专业运动选手,很多市民也需要为自己准备一套运动护齿器吗?其实如果没有参与冲撞、翻腾等高难度激烈运动,不需佩戴运动护齿器。如果是多人参与,运动较为激烈,还是建议佩戴,以起到保护作用。
【材料三】
我们打开手机网上商城,输入“运动牙齿保护器”,发现有不少商家正在售卖,其中款式、颜色、形状均有不同,价格也比较低廉。
不过,网络上售卖的牙齿保护器五花八门,其中大多数为“预成型”。预成型护齿是指已经制作成型,需要根据牙弓大小型号进行挑选,相对来说,在口腔内的匹配性没那么好,所以保护性一般,适合短期用。
除此之外,还有热成型和定制型。热成型是指先加热材料,变软后置入口中,在口腔内压制出护齿。定制型护齿需要先制取牙齿的模型或进行口腔扫描,根据个人的牙齿、牙弓形态、大小来制作。据悉,定制型牙齿保护器需在牙科门诊定做,所以制作周期较长,一般在3到4周,价格也相对较高。定制的护齿与自身口腔最吻合,所以性能也是这三种里面最佳的。
(选文有删减)
(1)【材料一】中第一段作用是什么?
(2)【材料一】中加点词语“唯一”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3)【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概括【材料三】中二、三段主要的说明内容。
(5)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材料一画线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说明运动护齿器设计合理、功能强大。 |
B. |
材料二举NBA卡尔·兰德里比赛掉落门牙例子,是为了说明剧烈运动易造成牙外伤。 |
C. |
激烈的足球比赛中,一定要佩戴运动齿器,起到保护作用,因为该运动难度系数高。 |
D. |
少年儿童选用牙齿保护器,既要考虑匹配性,又要考虑安全性,最好到牙科门诊定做。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宣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1)“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3)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第⑯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
(5)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沧桑数千载,磨练百代人。中国书法用它那____的甲骨文、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____的楷书、____的行书、____的草书,陶治了东方,熏陶了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为炎黄子孙赢得荣光,它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
学习中国书法,就要揣摩那纵横万象的点画,推敲那千恣百态的结构,探索那疏密相称的布局,体会那提按顿挫的律动,膜拜那揖让开合的神思,迷恋那诗词曲赋的意韵﹣﹣让音乐的节奏、舞蹈的逢望、数学的比例、力学的原理、平面的构成……都造化在一起,交相辉应,灵光四射,那该是何等动人的画面啊!
(节选自《少儿书法艺术自修汇编》)
(1)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huái |
bā |
cuō |
yùn |
B. guī |
pā |
cuò |
yùn |
C. huái |
pā |
cùo |
yòng |
D. guī |
bā |
cūo |
yòng |
(2)文中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沧桑 |
陶治 |
灵光四射 |
B.陶治 |
揣摩 |
交相辉应 |
C.揣摩 |
膜拜 |
诗词曲赋 |
D.膜拜 |
造型 |
千恣百态 |
(3)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上正确的修饰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潇洒 |
狂飞 |
古朴 |
端庄 |
B.古朴 |
狂飞 |
端庄 |
潇洒 |
C.狂飞 |
潇洒 |
端庄 |
古朴 |
D.古朴 |
端庄 |
潇洒 |
狂飞 |
阅读议论文《千古第一是坚持》,回答下列各题。
千古第一是坚持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事业的征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随时可能遇见各种困难,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遭受许多干扰与矛盾,甚至经历失败与挫折。所以说,我们必须坚持,必须具有坚忍不拔之志。
②迎着困难上,就要咬牙坚持。英国的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大禹治水,劳身焦思,持之以恒,凭着对水利建设的热爱,凭着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建万代功勋。就这样,大禹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历经艰难险阻,治理水患得以成功,受到人民群众无限爱戴。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源于对事业的热爱。
③屡败气不馁,就要拼命坚持。周文王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与项羽之比,实力相差悬殊,刘邦屡次战败,束手无策,东奔西逃,狼狈不堪,几乎丢了性命。在逆境中刘邦之所以死里逃生,屡败而能战,始终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源于他顽强的毅力。
④______。钱学森说:“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身体残疾的形成,有先天也有后天,不管什么原因,皆是人生之不幸。意志薄弱者,必然垂头丧气,甘受命运的摆布。而那些坚忍不拔、有着顽强拼搏精神者,身残志不残,意志更加坚定,始终持之以恒,最终完成一般人难以完成的事业。春秋末期左丘明,任鲁国大夫,双目失明后,仍然日夜操劳,著作不息,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他们之所以事业有成,源于他们顽强不屈的坚持。
⑤千古第一是坚持;人生何处不坚持,人生时时要坚持。坚持是一首歌,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否时过境迁,是否路远途近,只要是认定了的事,就要坚持走下去,直至成功的彼岸。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请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②③段的段首句构成排比。
(4)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阅读小说《超重》,回答下列各题。
超 重
肖复兴
①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②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③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听口音,是南方人。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④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先去试试再说。”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⑤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选自《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1)请联系全文分析小说的标题“超重”的含义。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笫④段划线的句子。
(3)小说第③段交代“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请发挥想象在下面的情境中补写一段心理描写。
儿子在飞机上心情似乎还有些怏快,不觉已飞到英国,飞机着陆了,他走出舱门,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不巧这里降温了,当他打开箱子想加件衣服时,箱子里除了必需的内衣外,一件外衣也没有……
(4)父母之爱“超重”,儿女之爱却如此轻微,二者严重失衡,作为儿女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爱的天平如此失衡?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