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也是喜迎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

某中学九(2)班同学拟出一期以“献礼二十大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板报,共三个栏目,请你参与其中。

【话成就 增自信】

第一组同学在栏目一中呈现了两张数据图。

(1)分析上面两则图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赞家乡 谋发展】

第二组同学在栏目二中展示了《泰州市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部分内容。

到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5%,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件以上,努力建成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策源地、世界级高技术船舶产业创新集聚区。

(2)请结合展示内容,运用所学知识,阐明这一行动方案的理论支撑和实施举措。

【迎盛会 献妙策】

第三组同学参与了党的二十大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为了使天更蓝、水更绿,人与自然更和谐,他们就垃圾分类情况走访乡村和社区,将搜集到的信息公布在栏目三中。

垃圾分类情况调查表

(3)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使“三爱三节”教育不断深入人心,我校初三(1)同学围绕“三节”教育,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1)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少年提出“三节”要求的现实依据什么?
(2)倡导“三节”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作为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发扬这种精神?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习总书记发出“三节”号召有何意义?
(3)在日常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分别落实“三节”行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参加了上海、江西、广西、吉林等代表团的审议,并结合各地方的情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每一次讲话都是在用“四个全面”的精神指导地方工作,对当地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横线部分第一个解决的方法即是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从而让每个人都有自豪感尊严感,请填充。
(2)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中学生小逸在公交车上看见小偷企图偷窃,问母亲应该怎么办,母亲小声说:“要学会宽容。”眼见小偷要得手,小逸感到很气愤,大声喊道:“有人偷钱包!”小偷没得手,溜下了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妈妈的做法是宽容吗?为什么?
(2)你如何评析小逸的行为?

面对考试,许多同学都有焦虑的感受,有的同学甚至“头晕眼花,胆战心惊”。有一位班主任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进考场的时候,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我能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位班主任的话说明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2)这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说明了什么?( 3分)
材料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社保是民生之基,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2)请你为《报告》中所强调的“就业”、“收入”、“社保”三项民生改革举措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中央大力提倡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活动一开始便吸引青年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倡议书经微博发布,阅读数近百万,2万多高校学子晒出自己的简约行动。
(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你打算怎样弘扬这一精神?(从思想、生活、学习方面作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