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时间秩序
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吞、夏、秋、冬四个季节。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如下图)。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
(一)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吞,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liào( )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立春日有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啖吞饼、生菜,帖‘宜春’二字。”立春过后,春暖花开,人们喜欢出城玩乐,俗称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 沧( ) ② liào( )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立夏
二十四节气,是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看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上,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明人《遵生八笺》亦云:“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右图为丰子恺绘立夏的画作。红红的樱桃,满满的豌豆,闻香飞来的蜻蜓,鲜活多姿,趣味盎然,引人遐想。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 孟夏 ② 盎然
(2)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春季和夏季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东风软系桃花雨 ②红莲翘指蜻蜓吻 ③雁语无题桂就章 ④闻香转角梅方露
⑤碧水吟歌蛙鼓合 ⑥含笑迎春雪已红 ⑦菊香不散枫生色 ⑧西柳轻堆翡翠烟
春季: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
(三)立秋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秋,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如下图)。造字本义:天气转凉。蟋蟀出现的季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尔雅》:“秋为收成。”《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
(1)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 |
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四立”(立作、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 |
B. |
立春过后,春暖花开,人们喜欢出城玩乐,俗称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
C. |
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上,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 |
D. |
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
(四)立冬
宋代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诗有句:“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古人编写的七十二候,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每5天为一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唐代李白有《立冬》诗云:“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水冰地冻,“雪”往往是古代咏冬的诗文里常见的意象。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雪”相关的内容。
作者 |
题目 |
批注 |
诗文 |
毛泽东 |
《沁园春·雪》 |
互文,写寒冬雪景,气势磅礴,境界阔大。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韩愈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即景抒情,云遮雪塞,道尽英雄失路之悲慨。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义庆(编) |
③《________________》 |
比喻,喻雪飞扬之态,轻盈之雅。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④__________ |
《卖炭翁》 |
景物描写,写雪后卖炭路途之艰难。 |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张岱 |
《湖心亭看雪》 |
间接描写,描绘雪后雾气弥漫,天地浑然难辩的景象。 |
雾凇沆砀,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柳宗元 |
《江雪》 |
写雪景,却没有“雪”字,凸显空灵之境。 |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今年4月19日上午,沙尘天气突袭天山北坡一带,沙尘笼罩了乌鲁木齐、石河子和昌吉等城市及周边村镇。这是近年来首府最大的沙尘天气。所有受沙尘袭击的区域,空气质量均为重度污染。由于首府沙尘可吸入颗粒的浓度已超过监测器检测上限,所以无法监测到具体浓度值。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在深化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②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肃,最迫切的任务是全力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及时调整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
“十二五”开局之年,“幸福”一词走红大江南北,“提升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中
国”的话题温暖人心。学校开展了“幸福指数调查”的实践活动。作为小组成员,请你阅读
以下材料,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受。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按照常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应该上升才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很有钱,却不快乐;有人居无定所,但照样幸福。从某种程度上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材料二】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日前对全国发展水平不一的24个城市48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19个因素之中,位居前列的依次为家庭和谐、健康、子女教育、经济收入、医疗服务和环境质量。
【材料三】
不同人群 |
幸福观 |
科学家 |
幸福=个性+需求+生存状况 |
农民 |
幸福=五谷丰登 |
教师 |
幸福=桃李满天下 |
根据影响百姓“幸福感”的诸多因素,从个人和政府两个角度就如何提高百姓“幸福感”各提两条具体建议。
给个人的建议:
给政府的建议:作为学生,你的幸福观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再写两个关于书的句子。
书是财富,能提供你精神的食粮;书是朋友,能伴随你走过寂寞的岁月。
,;,。
根据语境,仿照加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风从水上吹过,留下粼粼波纹;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印 ;,
;,。亲爱的同学,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给社会留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