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③冠履:鞋子和帽子。④为:愿意。⑤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舍生而取者 万事皆贵于

B.

不为苟得也 何

C.

非独贤者有心也 贵义于其身也

D.

人皆有 断子手足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C.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在引出“舍生而取义”的论点后,运用比喻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论述。

B.

甲文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是心”,相对于“贤者”来说,普通人容易丧失。

C.

乙文论证的中心观点是“万事莫贵于义”。

D.

甲、乙两文都是关于“义”与“利”的论述,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

(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②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每借于藏书之家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 ③录毕,送之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门人弟子填室或遇叱咄   B.弗怠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C.邻舍有烛不逮以书映光读之 D.衡穿壁引其光衡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甲、乙两个文段的主人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谈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野有麦场
② 其一坐于前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久 ,目似瞑 B.与厅室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又数刀毙之 鄙有二僧
C.吾欲南海,何如? D.恐前后受

送杜少府任蜀州屠自后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善呼者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 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 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 ②汜:河岸。
解释加点的词。(2 分)
(1)有客褐带索而见曰()(2)公孙龙谓弟子曰()
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2 分) 与之弟子籍。

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 B.给他弟子的身份。 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 D.给他弟子的书籍。

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4 分)

阅读《孙权劝学》,根据要求作答。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涉猎(应当) B.往事耳(了解) C.自以为大有所(好处) D.非吴下阿蒙(收复)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车夫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身压,忍痛推之。既上,则狼已龁①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②,亦黠而可笑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龁[hé]:咬;②脔[luán]:成块的肉。
解释加点的词
极力时 ( )②亦而可笑也( )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车夫又担心翻车毁了货物,把自已也压在下面,只好忍住疼继续推车。
B.车夫又担心狼毁了货物,把自已也压在下面,只好忍心把车推倒。
C.车夫又担心翻车毁了货物,狼也会被压到,只好忍住疼继续推车。
D.车夫又担心狼毁了货物,狼也会被压到,只好忍心把车推倒。

文中狼“亦黠”体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认为其“可笑”?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