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2)日月广明之道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
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诵《易经》。 |
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口技》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④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4分)
(1)惊觉欠伸()(2)夫齁声起()
(3)蒙乃始就学()(4)卿今者才略()《口技》第②段结尾的句子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表现口技者的技艺有什么效果?
《口技》第①段写“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最后一段又写“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是否重复?为什么?
找出《孙权劝学》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解释。(2分)
吕蒙读书大有长进,是通过描写鲁肃的哪些表现反映出来的?用原文回答。
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8分)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翻译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前人之述备矣。洞庭湖的景色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_____(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4)烨然若神人 ____翻译句子。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选自《三峡》)
【乙】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隐天蔽日:__ __(2)或王命急宣:__ __ (3)有峰东环而下:__ __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
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 |
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
D.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侯①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③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乃往。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后知文侯之意,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④,克之,以封其子击⑤。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⑥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中山:中山国。⑤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⑥任座:人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文侯应之亦然()(2)皆朝于魏()
(3)克之,以封其子击()(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
韩 借 师 于 魏 以 伐 赵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文章叙述了关于文侯的哪三件事?请概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