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尺牍之致

与袁六休

[明]汤显祖

出关数日作恶念。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恍若云天。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治吴。吴如何而治?瞿洞观相过,应与深谭。

(选自《玉茗堂尺牍》)

与汤义仍书

[明]袁宏道

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此推之,当不免矣。

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

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首以《逍遥》名篇。鹏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已教我!

(选自《袁中郎尺牍》)

【注释】①袁六休;即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②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③瞿洞观:人名。④仙令:对县令的雅称。⑤漆园:指庄周。⑥固分:本来如此。

文字•推知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应与深谭

查阅词典法:

①延伸,延及。②扩展,扩大。③同“谈”,谈论。

①_________

长林丰草

课内迁移法

②_________

又何厌焉

语境推断法

③_________

文章·推新

(2)袁宏道在信中称汤显祖为“知己”,汤显祖也视袁宏道为“知己”吗?请结合《与袁六休》一文加以分析。

文学·推想

(3) 文中画线句中的“鹏”,有的版本写成“雕”,你认为写成“雕”可以吗?请结合语境阐述理由。

文化·推求

(4)尺牍渐行渐远,却弥足珍贵。小组成员阅读两则尺牍后拟写了一篇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全空缺的内容。

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发自肺腑也。汤义仍问“________”,袁中郎言“作吴令,备诸苦趣”,皆诚挚之语也。

凡尺牍之道、婉曲详尽,惟以与朋友,同为尺牍,然汤、袁大异其趣。《__________》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而《_______________》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涓流。尺牍多而千言,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正可谓_____________(用四字短语总结)。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下列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的作者孟子,是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胶鬲于鱼盐之中()②动心忍性()
益其所不能()④人过()
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句在全文有何作用?
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课外文言短文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解释下列划线字
(1)先自其足
(2)吾忘持
郑人犯了个什么错误?(2分)
《郑人买履》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解释划线字词
(1)____________(2)但观罗敷 ____________
(3)踟蹰 ____________(4)盈盈 ____________
本文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罗敷的美?采用了怎样的方法进行描写的?
对待罗敷的美丽外貌,行者、少年、耕者和锄者与使君相比,在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本诗因塑造罗敷的美丽形象,而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你认为在罗敷身上有哪些性格让人难忘,值得称颂?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文言文阅读。(19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本文的作者是代的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 见: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
(4)马也 是:
翻译下列句子。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的句子回答)
本文短小精悍,通篇运用寄托了作者
之情 。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阅读《活板》片段,完成小题。(共8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写出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1)持就火之()(2)互用之()
(3)则字平如()(4)有奇字素无备者()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
用“燔土”为字印的优点有哪些?(可用原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