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援疑质理: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期在必醉: (4)造饮辄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选文都介绍了文中人物的家庭状况,请你说说两个人对此家境的态度。
并谈谈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
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杈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及温来( ) (2)欲使温从己(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
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
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 |
B.称赞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 |
C.表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 |
D.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 |
阅读下文。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有所览辄省记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做官前后的比较证明借书读才能取得事业成功。 |
B.“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意在表扬黄生。 |
C.“生固幸而遇予”告诫黄生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
D.“其切如是”的“是”指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墨池记(节选)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岂信然邪信然:
(2)羲之之书晚乃善善: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顾视无可置者
(4)小鸟时来啄食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刘禹锡认为判断“陋”与“不陋”的标准是什么?按照刘禹锡的标准,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是不是陋室呢?为什么?
语段(三)《陈涉世家》选段
(北京市2006年中考)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
(1)或以为死()(2)或以为亡()
(3)会天大雨()(4)为天下唱()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译: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