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注释】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严寒。

(1)请你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2)诗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写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甲)诗: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乙)诗: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轩:打开窗户具鸡黍:准备好饭好菜
B.过:访,探望郭:古代外城墙
C.就:靠近桑麻:桑树和黄麻
D.无时:随时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祭祀土神的活动。这里指举行春社的日子
②翻译下列句子
还来就菊花:
箫鼓追随春社近:
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两首诗都是律诗,都描绘了作者作客农家的情形,但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有差异,(甲)诗主要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乙)诗主要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B.两首诗的首联都是写作者受邀到农家作客的情形,(甲)诗中的“具鸡黍”、(乙)诗中的“腊酒浑”、“ 足鸡豚”,都反映了待客之简朴,从侧面说明农家之贫困。()
C.两首诗的颔联都是写景的名句,都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景画,而且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D.两首诗的尾联都是以佳节再次重游的愿望来写分别时的感慨,都表达了作者希望归隐田园的意趣。()

(一)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谈谈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诗歌天地】请你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14—16题。(共6分)

.诗中写自己的家乡,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怎样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使人身临其境的?
.哪几句诗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作者在选取形象和选用词语上有什么特点?
.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①②两题。
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①“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2分)
②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中庭地白树栖鸦”这一幅画面。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的好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