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向盛有 水的烧杯中加入 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和 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 |
B. |
升温到 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
C. |
从 升温到 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D. |
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 B.牛奶 | C.矿泉水 | D.蒸馏水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H | B.O | C.Si | D.Al |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可能存在Na2SO4 | B.可能存在NaOH |
C.可能存在BaCl2 | D.肯定只存在Na2CO3 |
如图,甲、乙两个装置均可通过胶头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加某种液体,达到使气球鼓起的目的,锥形瓶和胶头滴管放入物质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 |
A |
B |
C |
D |
||||
装置名称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 |
乙 |
锥形瓶内物质 |
HCl气体 |
固体 |
NaCl |
固体NaOH |
NH3 |
Cu |
CO2 |
锌粒 |
胶头滴管中物质 |
NaOH溶液 |
H2O |
盐酸 |
H2O |
H2O |
稀盐酸 |
NaOH溶液 |
稀硫酸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处于B点的乙溶液中加水并降温至t1℃时,即得到A点的乙溶液 |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
C.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