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如 M g C l 2 C a C l 2 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

(2)向滤液F中加入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成功体验: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
1、 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 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
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拓展迁移】
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 + OH- → 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填符号);

【继续探究】
请写出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

几名同学到农业科研实验室参观时发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化肥样品,据科研人员介绍是两种氮肥和一种钾肥,均是初中学过的化学肥料,分别是氯化铵、硫酸钾和一种未知固体,几名同学想探究具体是什么物质,并帮助科研人员贴上标签.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出三种固体肥料?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2号样品少许,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嗅到有股刺激性的氨味,他认为2号样品一定不是硫酸钾,一定是氯化铵.
[反思与评价]请你评价甲同学的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乙同学:取少量三种样品分别加入水充分溶解后倒入三支试管中,先向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在试管口分别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其中2号、3号出现了相同现象,现象为 ,说明1号是硫酸钾.再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1号、3号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表达与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是将三种样品配制成溶液后,只需要滴加一种试剂 (填物质名称)就能将三种样品鉴别出来.
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鉴别出了三种化肥.请将三种化肥的化学式分别标在试剂瓶的标签中

在工业制得的烧碱中常常会混有三种杂质: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现有一份工业烧碱样品,为了研究它的组成,某小组同学将其配成溶液后,做如下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
【探究实验1】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一个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同学们根据上面实验猜测该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
小冰:碳酸钠
小城:硫酸钠
小美:碳酸钠和硫酸钠
【探究实验2】为了弄清组成,同学们进一步探究,
小冰对滤渣A展开探究,向滤渣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2)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评价与交流】小城提出若将盐酸替换成稀硫酸也可以对上述猜想做出正确判断,请你评价小城的观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小美对滤液B展开探究,取样,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实验看到的现象是(4)__________________;她又向其中滴加(5)_______________,观察到了预测的现象,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归纳与总结】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大家认为在探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时,我们选择试剂要注意(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CO2的制备、净化、检验,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 (填序号)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C中所盛放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过程中将弹簧夹关闭,在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E收集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