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时文品读

_________________

◆李娟

①暮春,在扬州个园游览,园中曲径通幽,翠竹摇曳,清幽宜人。原来主人喜爱竹,取名个园,“个”乃半个“竹”字,诗意幽幽,爱竹成痴的主人,懂得以少为佳,个园,也深谙东方文化的审美和意趣。

②我喜欢白石老人的《柳牛图》,寥寥几笔,简洁有力,却春意盎然,富有情趣。一头黑牛背对着你我,浑圆的大臂部后甩着小小的牛尾巴,黑牛站在柳树下,歪着头望着青青的杨柳,静静听春风拂过树梢。

③这只胖胖的黑牛,头上独独只画了一只犄角,细细品来,若真画两个犄角就无趣了。此刻,白石老人将牛伸着脖子,仰头望着柳枝的神态画得憨态可掬,惟妙惟肖,远处是低矮的山色,一笔画山坡,几笔画细柳,笔墨极少,却和黑牛如此相称。

④艺术大美到了一定境界,也是以少为美,大多是以□□、□□取胜。

⑤曾住过一家客栈,庭院幽静,瓦屋纸窗,竹帘半卷,服务员身着汉服,端来一碟一盖素雅的瓷器,里面盛着极少量的食物,大多清淡有味,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原味,一如保留一颗美好的初心。

⑥高端料理,原来大多也是以少为佳。一片殷红的柿子树叶,点缀着金黄的银杏、黝黑的松果,配搭着一碟洁白的鲖鱼一起捧给你,仿佛品味到了一季人间秋色,分明是独享了一顿艺术的盛宴。

⑦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身处物质丰盈的时代,我们总是因为吃得过多过饱,从而忘记了慢慢品味食材本身的滋味。

⑧想起童年时光,只有等到过年,祖母才会做一桌美食。我常常因为吃得太多,几天不想进食,白发祖母总是对我说,以后要记得,多食滋味少,少食滋味好。如今的我们,总因为人生的欲望与贪念太多,时常显得心浮气躁。

⑨时光荏苒,开始慢慢学着做减法,才懂得以少为美的道理。少,原来是教会你我懂得知足与惜福。

⑩弘一大师有一幅字,只写了两个字:知止。“止”字,在甲骨文里,是一只小鸟合上双翅,静静停歇在枝头上,知止,即俗世眼中的________不要了,________足够了,________放下了。品味弘一法师的“知止”二字,不仅颇有自律与自省之意,更有圆满与悟道之美。

⑪记得在苏州拙政园,见一孔月亮门上铸刻着四个小篆:得少佳趣。细细读来,滋味悠长,中国古典文化的自省、简约、节制之美都在几个美好的汉字里。【注释】①口爽,口味败坏。

(1)请用文中的关键词句为本文拟题。

(2)艺术的“以少为美”一般具有哪些特点?请在第④自然段的方框内填充两个恰当的双音节词。

(3)请写出你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句话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4)从艺术的“以少为美”到人生的“以少为美”是一种境界的升华,请为第⑩自然段中的三个句子加上适当的主语。

(5)积累链接:简陋之舍,亦有佳趣。请默写出刘禹锡《陋室铭》的主旨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4 分)
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饭?”“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了,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给我煮馄饨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不要我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到:“孩子,你怎么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给你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分析第④段和第⑧段中流泪的原因?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中的“平静”一词可以看出老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结合平时积累,按要求完成小题。
家 书
胡 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
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了。“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睡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再斟酒时,不够一盅了,只好慢慢地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狗娃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相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摘自《中学生阅读》,有删节)
这篇文章围绕事情的情节变化和家人对“家书”的感情变化来组织材料,请按照下面的提示,完成文章对情节和情感的梳理。
(1)情节的变化:收到儿子的信————议论并写回信——
(2)感情的变化:喜悦————热烈——
从一封不到30字的家书中,可以窥视出儿子怎样的内心世界?
从文中父母亲口述内容来看,父母对儿子的关爱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父亲:
母亲:
我们在《蜡烛》和《背影》中都学过细节描写,这篇短文中也有不少细节描写,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一个细节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
我选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是:
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选文主旨的一项是()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斤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垂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虫。其实岂止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钩,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他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蹋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个都在嘲讽对方,两个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在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么?”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有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好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选文中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指什么?
胖老人和瘦老人互相嘲讽对方的原因是什么?(3分)
“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作者说这句话的意义何在?(2分)
倒数第二段中说“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好的朋友”,请说其原因?(2分)
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并作简要说明。(2分)
心中的海参崴与地理上的海参崴有何不同?

人生还需要正能量
①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无论是时光,还是往事,或是容颜,都如昨日之日一般弃我而去,任我多么留恋,它们却毫无回头之意。而今日之日又有诸多烦忧纷纷扰扰,挥之不去。人生就是有这样的错觉:逝去的总是美好的,拥有的总是缺憾的,于是,在眺望昨日的背影时,眼里只有烦恼的身影来来回回。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别管往事有多美好,别问曾经有多辉煌,别说过去有多美貌,人生的岁月只会如东流水一样匆匆流逝,若想挽留,只能挽留住烦恼,别的什么也留不下。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不要总让昨天的阴雨淋湿今天的行装。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昨天的辉煌,抵不过岁月的沧桑。面对诸多生活的风雨迷茫,人生还需正能量。
③生活里去接收阳光豁达的正能量,自信岁月一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凡事都要往开出想,假若真的伤了一条腿,要庆幸自己还活着,不死就是幸福!生活中不是什么别人和灾祸打跨了你,能打垮你的只有你自己。
④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我们来到人世间,只是去品尝一场场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绝对不是去践行埋怨、仇恨、无知、贪恋、傲慢、冷漠等种种人生的负面情绪,这些可以说与那些正能量相对应的生命的负能量,它们能消耗我们的的精力,占据我们的快乐,侵蚀我们的生命。
⑤别把痛苦的根源推给外界,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来自自己接收的这些负能量。你生气,是因为自己不够大度;你郁闷,是因为自己不够豁达;你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够从容;你悲伤,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强;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你嫉妒,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
⑥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一辈子很短,真的需要好好地疼自己,你的世界,有了自己心灵的那束阳光才真的明媚温暖。一辈子,很累,真的不需要去苛求自己,什么都要完美,你的生活,有你的足迹,有你的泪水,有你的笑声,你的世界就已经完美了。对生活多些感恩,多些知足,用那些正能量去驱散人生的迷雾和阴霾,用一颗阳光的心,还自己一片澄净的艳阳天。
根据文章大意,说说怎样才能获得正能量?(用原文回答)
第五段中作者还主张我们拥有哪些正能量?
谈谈你对“你的世界,有了自己心灵的那束阳光才真的明媚温暖。”这句话的理解。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正能量或负能量,请举一例谈谈你对此能量的理解。

钢琴上的牵牛花
⑴“我不要!你走开!我再也不想见到你!”蓝依大声地喊道。“依依,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罗纹苦苦的哀求着蓝依。在这吵架声中,蓝依拿起行李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她回头说:“别以为你送了我一朵我最喜欢的花我就可以接纳你!”蓝依重手重脚地就往门外走,并且用最大的力气把门关上了。罗纹跪了下来,用手捂住嘴,流出了冰凉的泪水。
  ⑵罗纹是蓝依的后妈,罗纹对蓝依很好,但是蓝依都不看在眼里。蓝依的亲妈妈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后,蓝依的爸爸就和罗纹在一起结了婚。母亲去世的事情令蓝依非常难过,每天几乎都是以泪洗面,心里对罗纹有些怨恨。
  ⑶蓝依拿着行李走在大马路上,天空有些昏暗,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雨水落在蓝依的肩上,头发也湿了。蓝依真想把时间凝固在这一分一秒……此时此刻的她真的有想死的感觉。
  ⑷蓝依找了一个宾馆住了下来,她已经很疲倦了,躺在床上立刻昏昏欲睡。她不知道雨越下越大,更不知道此时此刻的罗纹正在找她。
  ⑸第二天,蓝依被一曲钢琴声吸引了过去,她走过去,很好奇是谁在弹钢琴,没想到是罗纹,蓝依心想:她怎么会弹钢琴?她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吗?罗纹站起身准备向门口走出去,一不小心撞到了蓝依“依依?你怎么在这里?你昨天去哪里了?着急死我了!”此时的罗纹有一大堆问题想问蓝依,可是蓝依只是低头不语,什么话也不说。罗纹猜透了蓝依的心思,蓝依肯定想问自己怎么会弹钢琴。罗纹摸摸蓝依的头说道:“这个曲子是我刚刚学的,随便乱弹的!”蓝依还是低头不语。
  ⑹罗纹试图把蓝依拉走,可是蓝依像是被用502强力胶粘在那里了一样,根本拉不动。罗纹对蓝依说:“依依,我再给你一点时间吧!你明天来找我好吗?给我你准确的答案,到底是回家还是不回家。”
  ⑺等罗纹走后,蓝依走到钢琴前面轻轻地弹了弹,然后掉下了几颗眼泪,她回想起了以前的事情:“妈妈!这个是什么呀?”蓝依问妈妈,蓝依的妈妈微笑着对她说:“这个叫做钢琴,以后依依弹钢琴给妈妈听好吗?”蓝依调皮地点了点头。
  ⑻蓝依走到钢琴边,趴在钢琴上大哭起来:“妈妈,你还没有听我弹钢琴呢!”罗纹在门外偷听到了蓝依的哭喊,心里颤抖了一下,她再回头望了望准备走出门的蓝依。罗纹含着泪跑走了。
  ⑼第二天,蓝依再次走进钢琴室,她看见钢琴上还多了一样东西——牵牛花。蓝依知道这是罗纹送给她的。罗纹突然走了进来,对蓝依温柔地说:“依依,跟我学钢琴吧!”蓝依扭过头,轻轻地点了点头。虽然蓝依很讨厌罗纹,可是为了学钢琴她再讨厌的人也愿意跟着学
  ⑽罗纹教着教着,心口突然痛了起来。可是为了不让蓝依分心,罗纹强忍着上课。
  ⑾蓝依弹的钢琴越来越好听了,当她再次走到钢琴前坐下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依依,我是爸爸,你罗纹阿姨现在在医院里躺着呢!……”罗纹生病蓝依从未那么激动过,这是第一次。蓝依快速地赶到了医院,“罗纹怎么样了?” “依依,罗纹可能得了心脏病,刚才突发了,倒在了马路边……”蓝依的爸爸还没说完就被蓝依打断了 “别说了,带我去见她!”
  ⑿“罗纹阿姨,睁开眼睛吃点水果吧!”蓝依温柔地对罗纹说,蓝依第一次对罗纹那么温柔,也是第一次那么关心罗纹。罗纹的眼睛微微睁开了说:“依依,能叫我一声妈妈吗?”蓝依哭着喊道:“妈妈!”她们两个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⒀罗纹病好后,蓝依和罗纹一起开了一个钢琴班,好多小朋友到那里去学。她们在这个宽敞的钢琴室里摆上了许多的牵牛花。也在每一台钢琴上摆了一朵牵牛花……。
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文章第⑶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第⑼段中蓝依为什么“为了学钢琴她再讨厌的人也愿意跟着学”?
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