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组织“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知识竞赛中,有这样一道竞答题。
竞答题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请列举我国增强宪法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 |
(1)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活动二 演讲比赛前,一位同学撰写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人民宪法为人民”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198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诞生的日子。那一天,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改草案。表决结果宣布时,人民大会堂内掌声经久不息。这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好宪法。 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意见,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全国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万分高涨,热议浪潮持续了整整四个月。 你问我宪法的根基是什么,我会说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你问我宪法的伟力是什么,我会说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凸显人民的尊严和价值,表现着宪法颁行的意义。尊重人民、关怀人民、爱护人民,是宪法不懈的追求。 如果让我对上面的内容进行总结,我会用这样几句话,那就是…… |
(2)对上述演讲稿内容进行续写。要求:围绕演讲主题,运用所学,简明扼要。
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
观察漫画《联合保护》,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表明,相关部门联合保护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
(2)多角度说明,相关部门联合保护未成年人该项权利的理由。
某校九年级学生小明沉迷上网。经常逃课,用零花钱泡在网吧,后来发展到从家里偷钱上网。小小年纪竟跟网友学起了吸烟,本来优异的成绩一落千丈……小明的妈妈认为:“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才使小明误入歧途。”
(1)请运用所学知识劝说小明迷途知返。(2分)
(2)请对小明妈妈的观点进行评析。(3分)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的关注。该班同学结合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知识,开展了 “关心家乡发展,关心国家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果你是该班成员,请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关注改革】
(1)结合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我党深化改革和加强对改革的领导作用的原因。(4分)
【分析现象】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等方法收集到家乡发展的有些信息,动手绘制了2013年盐城市及盐城内陆三县(响水、阜宁、建湖)GDP统计表
(2)上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正确辨析】虽然内陆三县不靠海,但是在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到内陆三县的发展,同学们非常激动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甲同学认为:这一规划强调协作,充分说明发展离不开合作。乙同学认为:这一规划没有强调竞争,而竞争能够促进发展。
(3)请选择甲、乙同学中一方的观点,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评析。
【行动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盐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九⑴班的同学想要在盐城市民中积极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至少两种)
材料一:学生小明准备大年初六给家在外地的舅舅拜年,他预先安排的行程如下表所示:
8:00乘火车出发 16:00华西村智能化农业大棚观光 19:30舅舅朋友开的大酒店就餐、住宿 |
(1)小明一天的活动分别有哪几种经济成份为他服务?
材料二:近年来,提高居民收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探讨和争论,主要形成了下列两种观点。
甲方: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必须采取措施,调节收入分配。
乙方:幸福需要经济作支撑,提高居民收入,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文化安徽材料一“沐浴”、“铭记”、“踌躇”……2013年9月28日上午,合肥版“听写大会”在钢铁新村小学举行,从全市各个学校选拔来的学生、老师们写汉字、秀书法,乐在其中。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汉字书写的意义。(4分)
环保安徽材料二 2014年2月8日召开的安徽两会与往年不同,“标语横幅不悬挂了,鲜花地毯没有了,文件袋变轻了,自助餐菜品菜式简约了,餐桌上还摆放了‘光盘’提醒卡。”代表们一致认为,不铺张、不浪费,节俭开会顺应了民意。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规定要求杜绝铺张浪费, 要以身示范,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厉行节约。
(2)“节俭开两会”与我们教材中的哪些观点相符合?
创新安徽 材料三:安徽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3年计划面向全球引进111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人才最高可获得100万元资助,并在创业扶持、职称评定、服务保障等方面享受特殊政策。
(3)安徽为什么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