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蜗牛个头儿正合适,不大不小,正在等待变形,正符合萤火虫的口味。我寸步不离地监视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我终于发现是什么情况了。萤火虫稍微探了探捕猎对象。蜗牛通常是全身藏于壳内,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点在壳的外面。萤火虫见状,便立刻打开它那极其简单、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工具,这是两片呈钩状的颚,锋利无比,细若发丝。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小槽沟。这就是它的工具。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用孩子们的话来说,它像是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不慌不忙,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似平是在观察“拉钩”的效果如何。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给制服,使之动弹不得。然后,它就要动嘴进食了,它很可能也是要用弯钩去啄,因为我几次都未观察清楚,所以对这一点我说不太准。总之,萤火虫在实施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快如闪电,不用问,它利用带细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注入蜗牛体内,使之昏死过去。
(节选自《昆虫记》)
你班开展《昆虫记》阅读分享活动,请你参与:
(1)【我来复述】阅读选文,梳理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完成复述提纲。
①_____→打开工具→②_____→观察效果→动嘴进食
(2)【趣说绰号】林耀东同学给萤火虫拟了一个绰号,请你从下列昆虫中任选一种,仿照示例为其拟写绰号并简述理由。
①螳螂 ②红蚂蚁 ③大头黑布甲
昆虫:萤火虫 绰号:麻醉专家
理由:萤火虫对蜗牛施行麻醉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
(3)【探究分享】通过阅读探究,你们小组发现《昆虫记》和《西游记》都很有“趣”。请结合作品,分享你们的发现。
名著阅读。(10分)请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3分)
A.《绿色蝈蝈》选自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作的《昆虫的故事》。 |
B.《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作,我们还熟悉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蚊子和狮子》。 |
C.散文诗《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
课外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非常好的。下面就本学期要读的名著(《伊索寓言》、《繁星·春水》)任选一篇,完成读书笔记卡。 (7分)
书名:作者: 这部书主要内容: 我最喜欢的诗句(故事) 喜欢的理由: |
名著阅读
《①》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又称“诗三百”。分为②三部分,其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其中的爱情诗大多在诉说相思之苦,如我们学过的《③》就描写了一个男子想追寻所爱之人但路远水长,不能如愿,因痴迷而产生幻觉的情景。
名著阅读。(6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
首诗。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分为、雅、三部分,
常用的表现手法为、比、。其中《》选自《诗经·国风·周
南》,是诗经的首篇,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
名著阅读(2分﹢3分)谁表演得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以上文字出自《格列佛游记》,描述的是(填国名)绳上跳舞的游戏,作家描述这个游戏的目的是 试简要说说你读了《格列佛游记》 有哪些收获?
名著导读。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首诗选自的《》。
(2)你从这首诗中获得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