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为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 价,且其质量分数为 ;A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B→A是工业制取A的主要反应原理。
(1)写出工业上由B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4)C与氯气( )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金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合金是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元”硬币的材质为钢芯镀镍,内芯是不锈钢(属于铁合金)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制造硬币时,选择合金材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任答一点)
(3)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有哪些?任答一点)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曾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某同学绘制了包括纯碱在内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H间的关系图(如图)。已知A是碳酸钠,俗名叫纯碱,D和E反应后溶液呈蓝色,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可以实现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
(2)F和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小明同学取镁、铝、锌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的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图1,采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压变化曲线。
(1)镁、铝、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相同气体是 (填化学式)。
(2)铝对应的曲线是B,反应速率先慢后快,其主要原因是 。
(3)从图2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金属镁对应的气压变化曲线是A
②M点时参加反应的镁锌质量相等
③实验时取用的镁铝质量可能相等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巨著。书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将炉甘石( )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后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制得锌后“冷定毁罐取出”。以下是模拟该过程的流程图。
(1)流程中“粉碎”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反应区内碳酸锌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冷凝区中将气态锌转化成液态锌,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
(4)“冷定”后方能“毁罐”取出,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
(1)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钨丝
B.不锈钢
C.青铜
D.赤铁矿
(2)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铜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3)钠钾合金在室温下为液态,其熔点为﹣11℃,钠的熔点为97.8℃。钾的熔点为63.5℃。比较钠钾合金与钠、钾熔点的差异。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4)普通黄铜是由铜、锌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欲验证黄铜中铜、锌化学性质未发生改变(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正验。
①取打磨过的20g含锌量为32.5%的黄铜样品,加入 产生气泡,溶液呈无色,并测得反应后的气体质量为0.2g和紫红色固体质量为13.5g,由黄铜中锌的化学性质未改变。
②取黄铜样品在酒精灯上灼烧,固体表面变黑,由此验证黄铜中铜的化学性质未改变。经讨论,仅根据固体表面变黑就得出结论,证据不充分,还需补充的实验方案是 (资料:氧化锌为白色固体,酒精的化学式为 )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其主要原理是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铁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后溶液中未发生改变的主要微粒是 。